据《英国防务杂志》7月20日报道,多个独立消息源透露,美国已将数枚B61-12型核弹头秘密运抵英国东部的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。这一举动标志着自2008年美军撤出最后一批核武器后,美国时隔17年再次在英境内部署战术核力量,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剑指俄罗斯。
核弹入英:美英早有筹谋
虽然美国和英国政府官方尚未对这次部署做出正面回应,但美军近年的一系列举动早已释放出明显信号。2022年,美国在国防预算文件中披露,计划对拉肯希思基地进行“与核任务相关”的基建升级。到了2023年,《卫报》进一步爆料,美国国会为该基地批准拨款5000万美元,用于为执行“潜在安全任务”的军人新建宿舍。熟悉美国国防系统的专家指出,这一措辞常被五角大楼用作核武部署的委婉说法。
此外,英国政府今年6月发布的《战略防御评估》报告中也明确提及将全面提升其核威慑体系。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,美英两国在核力量部署上的协调与推进早已非一日之功。此次B61-12运抵英国,显然是延续该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。
北约对俄核态势升级,美俄对峙再加剧
拉肯希思基地在冷战高峰期曾是美军在欧洲的重要核武库之一,此次核弹重返英国,再度唤起外界对美俄之间新一轮核博弈的关注。对此,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2日公开表示,俄方正密切关注相关动向,并将出台应对措施,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威胁。
这已非美方在欧洲核部署上的首次“动作”。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美国不断扩大对欧洲盟友的军事支持,战术核武重新进驻欧洲大陆的趋势日益明显。而B61-12的部署则标志着美军正将核力量前沿化、实战化,进一步将战略威慑转化为战术打击能力。
B61-12:为战场而生的“智能”核弹
此次部署的B61-12并非传统核弹,而是美军近年来重点发展的“智能型”战术核武器。这种新型核弹的爆炸威力可调节,在3000吨至50000吨TNT当量之间自由设定。其配备的可控尾翼与惯性导航系统,使其具备一定的精确打击能力,可通过滑翔方式命中地面目标。
目前,驻欧洲美军的F-35A隐身战斗机已完成与B61-12的兼容性认证。这意味着,一旦发生突发情况,美军可以在不提前暴露战机轨迹的前提下,快速对目标实施核打击。相较传统的F-15或F-16战机,F-35A的低可探测性与高突防性能,使其更适合承担“核突袭”任务。
军事观察人士指出,此番核弹部署不仅增强了美军在欧洲的前沿核打击能力,也进一步强化了美英之间的军事同盟深度。
搅动欧洲核平衡,美国意在多重牵制
有分析认为,美国在当前时点上重新将战术核武部署至英国,并非单纯出于对俄威慑的目的,更深层的考量在于重新巩固其在欧洲核战略中的主导地位。
近两年,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数次提出“欧洲核保护伞”构想,甚至表示愿意在他国部署携带核巡航导弹的“阵风”战机。英国方面也正在积极重启本国空中核打击能力,并从美国采购新一批具备投送核武能力的F-35A战机。
如果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依赖本土核力量提供安全保障,那么美国的传统影响力将受到削弱。为了避免“核话语权”旁落,美国急于在英部署B61-12,既是防范俄罗斯,也是对欧洲盟友的一种战略牵制:想要核保护?那必须继续依赖美国。
此外,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因“军费分摊不均”与北约多国关系紧张,一度暂停对乌军事援助。此举在欧洲引发对“美国安全承诺”的普遍质疑。如今拜登政府选择通过恢复前沿核部署的方式,重申美国的安全承诺,也是在试图修复盟友关系。
核弹重返欧洲,美俄新冷战加剧
美国在英国部署B61-12,不仅是军事技术层面的安排,更是政治层面的宣示。它表明,美国正将战术核武重新纳入欧洲安全格局,并以此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。
与此同时,这一行动也将在欧洲内部掀起连锁反应。法国、英国可能会进一步增强自主核力量,德国等传统“非核国”或将面临重新评估自身战略的压力。美俄之间的核对抗也因此走向更加敏感和复杂的阶段。
可以说,这场看似默不作声的核部署背后,实则隐藏着一场战略棋局的激烈博弈。而未来欧洲核安全的走向,也许正从这几枚悄然运抵英国的B61-12开始,悄然生变。
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